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邮政业发展规划

日期:2022-01-27

来源:

【字号:

邮政业是国家重要的社会公用事业,是服务生产、促进消费、畅通循环的现代化先导性产业。邮政体系是国家战略性基础设施和社会组织系统之一,为国脉所系、发展所需、民生所依。为推进“十四五”时期内蒙古自治区邮政业高质量发展,根据《十四五邮政业发展规划》和《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现状与形势

(一)现状与问题

2020年,全区邮政行业业务总量和业务收入较2015年实现翻番,达到51.88亿元[1]69.28亿元。快递业务量完成19557.57万件,业务收入完成42.13 亿元,是2015年的3.61倍和3.42倍。快递业务收入占行业业务收入比重由2015年的42.1%上升至56.6% ,发展速度和质量不断提升。主要体现在:

服务网络不断完善十三五时期,全区11094个建制村全部直接通邮,12个盟市均设有快递物流园区,盟市级快递园区达18处,旗县级快递集散中心达60个,全区776个苏木乡镇实现快递服务全覆盖,服务城乡的四级寄递服务网络基本建成。

跨境寄递服务能力提升。全区形成一个中心,三个互换局的跨境寄递通道,满洲里中俄国际邮路实现每周五班次常态化运营,国际邮件出口达到700万件。

绿色发展取得成效。完成国家邮政局“9571”“9792”工程目标,电子运单使用基本实现全覆盖,全区行业45毫米以下“瘦身胶带”封装比例达到98.5%,电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装率达到86%,可循环中转袋使用率达到93%

发展环境持续优化。“十三五”期间,全区累计出台支持行业发展各类政策文件50余项。

安全监管继续强化。自治区和12个盟市寄递渠道安全管理领导小组组建,自治区及4个盟市邮政业安全中心成立,严格执行寄递安全“三项制度”,实名收寄率基本保持在99.8%以上。全区寄递企业分拨中心、营业网点安检机配备基本实现全覆盖。

“十三五”期间,内蒙古自治区邮政业发展取得可喜成绩,但是仍存在短板和弱项。一是行业发展模式单一,增长主要依赖传统要素投入,城乡和区域间发展不平衡。二是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网络效能未充分发挥。三是行业发展质量不高,中高端供给不足,现有的服务农牧业和制造业项目规模普遍偏小。四是行业创新发展内生动力不足,国际竞争力不强。五是寄递渠道安全基础、管控能力与发展程度不相适应。

(二)发展形势

1.战略定位对行业发展提出新要求

围绕自治区加快建设“两个屏障”“两个基地”“一个桥头堡”的战略定位,必须依托区位和交通优势,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服务网络,拓展服务领域,提升服务水平,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实现邮政业高质量发展。

2.新发展格局为行业发展指明新方向

在新发展格局中,需加快解决行业发展中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持续推进“两进一出”工程,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要素流动和优化配置,推进技术、产品、模式创新,满足便捷化、高端化、国际化的寄递服务需求,提高行业供给质量和供给效率。

3.综合立体交通网为行业发展夯实新基础

交通强国战略要求自治区合理优化公铁航邮区域空间布局,提升组织化运行程度,增强呼包鄂乌城市群、赤通区域中心城市承载能力和集聚效应。要加快融入综合立体交通网,按照自治区物流枢纽布局建设规划,推动寄递物流体系建设,建成全面通达、深入城乡、便捷高效的邮政快递服务网络,促进乡村振兴。

4.寄递渠道安全形势对行业监管提出新挑战

作为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构建覆盖各领域各层次、灵敏协调高效的国家安全防控网势在必行。寄递安全管理工作事关公共安全、社会稳定,禁毒、反恐、扫黄打非等安全防护任务繁重艰巨,必须牢固树立安全发展观,将国家安全、人民利益、社会责任放在首位。

5.新基建为行业转型升级带来新变化

新基建要求进一步融合信息网、能源网和交通物流网,未来“物联网+5G+人工智能”将给服务网络、运营组织、产业协同、决策监管带来巨大变革。邮政业必须主动思变应变,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大力推进服务、技术和模式创新,提升基础设施、装备和作业系统的信息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推动行业由资源投入向科技领跑转变。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邮政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邮政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用邮需求为根本目的,以“进厂进村出海”工程为抓手,着力提升寄递服务均等化、增强产业协同、深化内联外拓、保障绿色安全,发挥邮政业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作用,为自治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提供重要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普惠协调,竞争有序。充分发挥邮政业改善民生的重要基础作用,着力补短板、强弱项,全面提升寄递服务均等化水平。尊重市场规律,坚持竞争中性原则,加强政策法规制定落实,规范邮政快递市场,维护公平竞争格局。

坚持创新驱动,协同发展。推动科技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和模式创新,推动行业由“互联网+”向“智能+”升级,推动行业与农牧业、电子商务、制造业等关联产业深度融合,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坚持对外开放,互联互通。强化辐射带动功能,打造向北开放跨境寄递桥头堡,提升行业国际竞争力。强化与综合交通的紧密衔接,构建开放共享、智能高效、安全便捷的服务网络。

坚持安全为基,强化监管。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完善安全机制,落实安全责任,创新安全监管模式和风险防控手段,确保寄递渠道安全畅通。

坚持绿色环保,科学治理。践行生态文明思想,推广绿色包装设备,降低能耗,促进行业绿色低碳、集约共享和循环发展。

(三)主要目标

2025年,建成“一张网络”,实现“三个融合”,提升“四个能力”,实施“七个工程”,即建成深入城乡、辐射国际、智能高效、绿色安全的全区寄递服务网络;实现邮政业与农牧业、电子商务、制造业深度融合;提升寄递服务能力、跨境寄递能力、绿色科技能力、行业治理能力;实施寄递枢纽建设工程、城市末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快递进村工程、冷链快递工程、快递进厂工程、快递出海工程、邮件快件绿色包装工程。

1.行业规模持续扩大。十四五期间,全区邮政行业业务收入年均增速保持在11.5%以上,邮政行业业务总量年均增速保持在14%以上,其中快递业务量年均增速保持在16%以上。到2025年,全区邮政行业年业务收入超过120亿元,邮政行业业务总量突破100亿元,其中快递业务量超过4亿件,快递业务收入达到80亿元,占行业收入比重超过67.5%。形成10个年业务量超千万件或年业务收入超亿元的邮政快递品牌企业。支撑网上零售额超过600亿元,带动农畜产品销售超过100亿元,支撑制造业产值超过50亿元。

2.设施网络更加完善。骨干网络运转高效,邮件处理中心、快递分拨中心等基础设施处理能力显著提升。盟市综合快递物流园区、旗县分拨中心、苏木乡镇服务站点实现全覆盖,基本实现建制村“村村通快递”,末端网络便捷多样。跨境寄递渠道更加通畅,邮件快件通关时效明显提高。

3.服务质量不断优化。寄递服务质量不断提升,产品体系更加丰富,供给方式更加灵活。邮件快件传递时限达到国家标准,申诉处理工作综合指数稳步提升。

4.科技绿色创新逐步加强。行业科技投入不断增加,智能安检、智能收投、智能分拣等技术普及率大幅提升。减量化、标准化、循环化的绿色包装普及应用。业态创新、服务模式创新取得新突破。

5.行业治理更加稳固。行业法规制度体系更加完善,依法行政能力稳步提升。行业安全治理能力大幅提高,实现盟市邮政业安全机构全覆盖。监管方式不断创新,智慧监管、协同监管、精准监管能力逐步提升。企业主体责任进一步落实,末端网络稳定运转,重大风险、紧急事件应急防范和处理能力显著增强,从业人员合法权益得到更好保障。

  “十四五期间内蒙古自治区邮政业发展主要指标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2020

2025

年均增速

[累计]

1

邮政行业业务收入

亿元

69.28

120

[>11.5%]

2

邮政行业业务总量

亿元

51.88[2]

100

[>14%]

3

快递业务收入

亿元

42.13

80

[>14%]

4

快递业务量

亿件

1.96

4

[>16%]

5

建制村快递服务通达率

%

50

100

-

6

邮政普遍服务满意度

84.5

87

-

7

申诉处理工作综合指数

%

94.8

>96

-

三、主要任务

(一)完善寄递服务网络

持续健全全区寄递服务网络,完善市、县、乡、村最后一公里配送网络,打造以县级综合物流配送中心、乡镇配送节点、村级公共服务点为支撑的农村牧区寄递服务网络。

加强枢纽建设。构建“1+1+11+2”邮政快递枢纽交换网,即建成1个国际性的呼和浩特三关合一新国际快件监管中心、1个全国性的呼和浩特市邮政快递枢纽、11个区域性的盟市邮政快递枢纽以及满洲里、二连浩特2个口岸型国际邮政快递枢纽。积极承接国家物流枢纽功能,统筹规划邮政快递基础设施建设,以规模化、集中化、功能互补为导向实施园区新建和改扩建项目,加强园区自动化、无人化、信息化、智能化技术运用,合理布局冷链仓储、快递分拣等基础设施,提升园区作业效率和整体功能。

专栏1  寄递枢纽建设工程

呼和浩特全国邮政快递枢纽建设工程。推动京东亚洲一号智能物流园、中通内蒙古(呼和浩特)智能科技电商快递产业园、申通内蒙古物流产业园、圆通内蒙古区域总部基地、韵达内蒙古快递电商总部基地、邮政新机场省级分拨中心等一批区域总部项目建设,打造辐射范围广、集散规模大、综合服务能力强、交通运输顺畅、跨境跨区域运输流转功能突出的国家级行业枢纽,争创中国快递示范城市。

区域枢纽建设工程。结合各盟市地区产业特点和区位优势,依托现有综合性物流园区等载体,重点建设包头市、赤峰市、通辽市、鄂尔多斯市、呼伦贝尔市、巴彦淖尔市、乌兰察布市7 个区域性邮政快递枢纽,与呼和浩特市形成多层次多方面的发展格局。发挥各盟市通用机场的功能作用,联动公路、铁路等运输方式共同发展,完善各盟市快递物流园区、配送中心、末端网点等基础设施建设。

提升运输效能。推进邮件快件航空、铁路、公路运输联动发展,构建多种运输方式衔接顺畅的邮政快递干线运输网络,全面提升邮件快件处理能力和末端收寄服务水平。利用地空联运交通线路在呼和浩特地区集中分拨,借助各盟市机场全覆盖的优势,全力提升区域快递业运输能力。推进中欧班列运输邮件快件,发展高铁快递和电商班列。

增强末端能力。推动城市居住区和社区生活圈配建邮政快递服务场所和设施,在街坊中心配置快递货物集散站。推动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中同步建设智能快件箱、智能信包箱等末端投递服务设施。推动将乡镇配送设施纳入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项目,打通城乡双向配送渠道。加强以县级分拨中心、乡镇服务网点、村级服务站点为支撑的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牧区邮政网点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

专栏2  城市末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

落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开展城市居住社区建设补齐短板行动的意见》(建科规〔20207号)文件要求,在新建居住社区建设使用面积不小于15平方米的邮政快递综合服务站,布放智能快递箱格口数量为社区日均投递量的1-1.3倍。在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中,因地制宜建设邮政快递综合服务站或布放智能快递箱,完善社区、商业网点、写字楼、机关事业单位等处智能快件箱配置。

(二)提升寄递服务水平

提升邮政公共服务能力。巩固发展邮政事业,持续提升邮政服务能力,稳步提高均等化程度,保证特殊服务水平,突出普遍服务基本公共服务属性。推动邮政企业加大投入,完善邮政综合服务平台功能,提升末端投递能力,确保邮件全程时限、邮件投递频次、邮件投递深度和跟踪查询等方面达到普遍服务标准。推动邮政普遍服务网络和设施资源开放,向社会提供公用场地和设施设备,提供代收代投等业务,提供层次化、差异化的寄递服务产品。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升农村牧区邮政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创新乡村邮政网点运营模式,承接代收代办代缴等各类公共服务,利用“村邮站+快递驿站+金融便民服务站”等模式建设村级邮政综合服务站点,实现“一点多能”。提高揽投服务水平,提供改址、改时、约揽、约投等服务,缩短揽收时长,提高揽投的便捷性、灵活性和精准性。加快推动“邮快合作”,以“定时、定人、定线、定点”的快递进村基本标准,鼓励邮政企业与快递企业整合末端投递资源,共享网络运力,开展下乡进村合作,满足边远地区群众基本寄递需求。推进“交邮合作”,支持邮政快递与农村牧区客运站、货运站等共享场站和运力资源,推动农村牧区客运车辆行李舱代运邮件快件和小件农畜产品,降低农村牧区寄递物流末端配送成本。

提升快递服务质效推动快递服务创新升级,鼓励企业提供差异化精准化服务,实现标准化产品、个性化产品和混合型产品并存互补提高快递服务透明度和服务时限,支持企业开展当日达、次晨达等时限承诺产品,加快发展供应链、冷链快递、快运、仓配一体化等服务,提供特殊物品寄递、包装、保险等增值服务推进快递进村,推动农村牧区电商和邮政快递的设施统建和政策共享。

专栏3 快递进村工程

完成全区80个旗县集散中心全覆盖。鼓励邮政快递企业通过驻村设点、交邮合作、邮快合作、快快合作、快商合作、第三方平台、社会资源整合等模式,打造互联互通、长期稳定的三级农村牧区寄递物流体系,实现旗县有分拨、乡乡有网点、村村有服务。2022年底建制村快递服务通达率达到90%以上;2025年底全区基本实现“村村通快递”。

加强冷链寄递服务。逐步建立覆盖生产流通各环节的冷链寄递物流体系,加强农畜产品流通节点建设,构建由冷链物流园区、冷库、产地预冷保鲜设施、运输组织服务等物流资源共同组成的有机综合体。鼓励和支持邮政快递企业增开全货机冷链航线,购置节能环保的冷链运输车辆,推广全程温湿度自动监测系统和控制设备。推进冷链寄递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农畜产品田头市场预冷保鲜、低温分拣、冷藏仓储等项目建设。鼓励行业协会制定推广电商快递冷链服务标准规范。

专栏4  冷链快递工程

结合自治区农畜产品主要产区地域特点,加快推进呼和浩特市和乌兰察布市(蒙中)、赤峰市和通辽市(蒙东)、巴彦淖尔市(蒙西)以及其他主要农畜产品产地的冷链寄递物流枢纽节点建设,提升冷链寄递物流的有效供给能力。支持邮政快递企业打造“鲜仓”“鲜运”“鲜配”等冷链寄递服务体系,为客户提供安全、高效、智能的冷链供应链解决方案。力争实现全区快递企业标准化营业网点“制冷保鲜设备”配置率达到20%,基本满足生鲜食品低温运输和冷藏车辆以及温控设备应用寄递和集中配载需求。

(三)加强产业深度融合

加强与农牧业协同发展。鼓励跨部门资源共享和跨行业协作联营,加强邮政企业与相关部门、相关企业合作,延伸农牧区寄递服务网络,拓展农畜产品寄递通道,打通农村牧区寄递服务“最后一公里”,打造一市一品”“一地一品品牌项目,打造10个快递服务现代农牧业示范项目和15个储备项目,促进乡村产业发展、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发展寄递+电商+农牧特产+生产地等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深化与电子商务一体化发展。完善农村牧区电子商务共同配送体系,支持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旗县向邮政快递企业开放电商公共服务中心,鼓励和支持农村牧区实体店、电商服务站点承载邮政快递等多元服务功能,促进农村牧区电商快递协同发展,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支持具有全国、跨境网络覆盖能力的品牌邮政快递企业承接县域电子商务物流共同配送体系建设项目,共享仓储分拣场所和设施设备,提升农畜产品上行能力。在全区建设1-2个农村牧区电商快递协同发展示范区,带动提升寄递物流对农村牧区电商的定制化服务能力。

加快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推动邮政快递企业入驻高新技术园区、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专业制造园区,形成集聚效应,打造供应链一体发展,加快向综合物流供应商转型升级。深度融入汽车制造、消费品、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等制造领域,形成覆盖相关制造业采购、生产、销售和售后环节的供应链服务体系,实现互利共赢、相融相长。

专栏5  快递进厂工程

引导邮政快递企业深度嵌入制造业产业链,深化业务关联、技术渗透,探索新业态、新模式、新路径。到2025年,全区打造10个融合发展典型和2个深度融合发展先行区。拓展烟草、奶制品、肉制品、羊绒制品、制药、纺织等加工制造领域寄递服务深度,大力发展嵌入式驻厂服务,完善大客户维护和服务机制,以“项目制管理”方式与先进制造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加强快递进厂成功模式的总结推广。

(四)提高跨境寄递水平

完善寄递网络。拓宽内蒙古对俄罗斯、蒙古国、欧洲等一带一路国家的国际邮件快件通道,打造国内向北开放的国际寄递中转枢纽,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优化呼和浩特、满洲里、二连浩特互换局(交换站)功能,支持国际快件监管中心建设,建立邮件快件进出境一体化设施,提升跨境寄递能力。借助一带一路国家倡议,利用满洲里双关双境优势,建设专门面向俄罗斯、蒙古国的跨境业务进出通道,实现快递抱团出海。推动邮政快递企业加强全货机运营,提升航线资源的收益性和稳定性。鼓励邮政快递企业在口岸建设边境仓、分拨处理共享中心和仓配一体化集散枢纽等多功能服务区。

提升服务能力。支持邮政快递企业打造信息共享平台,开辟国际新航线、增加新货机、增加海外仓建设、加大铁路运能利用,增强跨境寄递服务的能力,服务上下游企业共同开拓国际市场。加强满洲里、二连浩特等地跨境铁路业务节点的客户服务能力,提升全球供应链条的基础服务能力,为客户提供包括B2B快运、B2C的跨境电商经济型快递、跨境电商小包、多式联运等一站式服务。

提高通关效率。增强与海关等部门的信息交互,推动建设常态化、规范化的邮件快件绿色通道。增加国际快件进出口公共服务设施,提升通关、换装、多式联运能力和一体化服务水平。

专栏6  快递出海工程

跨境枢纽建设。发挥呼和浩特国际快件监管中心寄递枢纽作用,推进满洲里国际快件监管中心及呼和浩特市、赤峰市等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物流港项目建设。

边境仓建设。鼓励企业在满洲里市、二连浩特市建立具有多种服务功能的边境仓,增强国际邮件快件处理能力,提升跨境寄递物流时效。

(五)推动绿色科技创新

推广绿色包装。贯彻快递绿色包装国家和行业标准,引导企业实施绿色采购,使用符合环保标准的绿色包装,积极应用循环中转袋、循环快递箱和冷链循环保温箱,全面提升快递包装减量化、标准化、循环化水平。加强邮政快递领域塑料污染治理,杜绝过度包装。鼓励企业在服务网点配备标志清晰的包装废弃物回收装置,支持企业参与社会化的包装回收体系建设,加强快递包装废弃物回收和再利用。

专栏7 邮件快件绿色包装工程

2025年,全区邮政快递网点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装袋、塑料胶带、一次性塑料编织袋,实现电商件不再二次包装,杜绝使用重金属和特定物质超标包装袋,符合《快递封装用品》系列标准的包装材料使用率达到95%以上。加快可循环、可折叠快递箱(盒)等复用包装的推广应用,在1-2个品牌寄递企业、1-2个盟市开展可循环快递包装应用试点工作。鼓励邮政快递企业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打造包装实验室,开展绿色包装产品研发使用,设计差异化包装品类。

推广行业绿色运输。推进快递货运车型标准化、专业化、厢式化、清洁化,提高企业在中转盘驳、末端配送等环节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辆的使用比例。引导企业采购符合国家标准的专用电动三轮车和快递物流配送汽车,淘汰排放超标车辆以及非标准配送车辆。推动行业运输方式和网络运营模式创新,鼓励企业根据运输里程和时效要求等,合理选取不同的运输组织模式,提高铁路在邮件快件运输中的承运比重,降低运输能耗强度和排放强度。持续调整优化运输结构,支持多式联运、甩挂运输等模式。

加快科技创新发展。推动邮政快递企业加大技术投入和设备更新,加大人工智能、5G通信、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的应用力度。推进大数据等技术在邮政业监管与服务平台中的应用,实现对园区、网点可视化管控,提升运营管理效率,推动服务模式变革。改造提升快递园区智能化水平,加强自动化、无人化、信息化、智能化技术运用,提升出入库能力、分拣和配送效率以及作业准确率。推动形成产学研用紧密结合、上下游企业共同参与、政府部门有机衔接的行业科技创新工作体系。

(六)增强行业治理能力

加强体制机制建设。建设规制完善、依法监管、责权清晰、运转畅通的邮政管理体系,实现盟市邮政业安全中心全覆盖,推动县域监管机构或安全中心建设,推动有条件的地区建立快递协会,加强行业自律,完善快递行业信用体系。加强执法监管队伍建设,深化邮政领域“放管服”改革,深入开展行政执法,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完善消费者申诉与市场监管联动机制。健全邮政业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机制和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构建多级联动、政企协同的行业突发事件应急指挥体系,推动将邮政业应急管理工作纳入自治区应急管理体系。加强寄递应急救援能力建设,保障应急物资及时配送,建立应急预案评估和定期应急演练机制,提高应急技术装备水平。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加强对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的监督考核。

提升监管能力。加强与公安、国家安全、交通运输、海关、市场监督管理等部门的协作,定期开展联合执法,实现信息互通共享,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寄递渠道联合监管机制。广泛参与相关立法、政府规划、公共政策、行业标准和数据统计等事务。积极发挥社会公众、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在行业管理的应用,构建智能化的监管环境、服务环境和决策环境,探索实行“互联网+”“智能+”监管新模式。

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全面实施寄递渠道安全监管绿盾工程建设,强化事前预警、事中防控、事后追溯能力,健全寄递渠道安全监管体系。推进寄递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落实寄递企业和寄件人安全责任,完善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制度,筑牢寄递渠道安全基础。强化安全检查措施,严格执行寄递安全“三项制度”,从源头防范禁寄物品流入寄递渠道。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安全监管能力,完善邮政业安全监管信息平台,健全信息采集标准和共享机制,实现快件信息溯源追查,依法严格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强化行业精神文明建设。鼓励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强化从业人员权益保障,引导企业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组织推荐系统内干事创业好班子、担当作为好干部、优秀地市局局长评选活动。联合自治区人社、工会开展行业先进集体、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最美快递员”等评选表彰活动,不断增强快递员群体的获得感、归属感、幸福感。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传承邮政业精神谱系,赓续红色血脉,全面推进邮政业党的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制定邮政业高质量发展工作计划,落实具体任务,压实工作责任,细化政策措施,协调解决邮政业发展的重大问题,确保规划目标、任务措施全面落地落实。

(二)强化政策保障

注重规划衔接协调,加强与《“十四五”邮政业发展规划》《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服务业发展规划》等相关规划的有机衔接。落实《自治区交通运输领域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对行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和资金支持。鼓励各类社会资本投资建设、运营邮政快递设施和服务网络,形成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投入格局。

(三)强化队伍建设和权益保障

落实《快递末端派费核算指引》《快递员劳动定额标准》,督促企业保持合理的末端派费水平和劳动定额,引导工会组织、快递协会建立行业工资集体协商机制,以保障快递员群体合理的劳动报酬。完善符合快递业特点的工伤保险参保政策,为快递员织牢保障网。遏制快递企业“以罚代管”、优化快递员生产作业环境、加强快递员维权服务。鼓励行业从业人员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和等级认定,充分运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教育资源,大力加强行业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建设,落实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打造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支持企业制定职工培训计划,聚焦新产业、新技能要求,开展适应岗位需求和发展需要的技能培训。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邮政管理干部队伍,通过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推动广大干部严格按照制度履行职责、行使权力,开展工作。通过多岗位锻炼、轮岗交流等方式,加强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

(四)强化评估考核

建立科学评价指标体系,跟踪评估规划进度,定期召开工作协调会,分析汇总各项任务完成情况,研究解决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定期监督考核,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各盟市邮政管理局负责制定本规划的具体实施方案,明确工作措施和实施进度,做好规划进展的年度监测、中期评估、五年总结评估。各盟市邮政管理局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对接,推动行业规划与地方相关专项规划的同步落地实施。


[1] 2020年新不变单价测算。

[2] 2020年新不变单价测算。


相关文件: 《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邮政业发展规划》解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内蒙古自治区邮政管理局